2009年9月15日 星期二

唯一,哪來的和平

日前,天主教樞機教主單國璽與藏傳佛教法王達賴喇嘛於高雄的會談,有些話語讓我格外的印象深刻,讓一直以來讓我思索著生命與宗教的我,終於想發而為文章,訴說屬於我的生命哲思。


單國璽說:「對談不是去說服或辯論誰比較純正、高尚,宗教是內心發出的良心,要彼此尊重。」達賴喇嘛說:「動物也會舔受傷的伙伴,對你的敵人要慈悲、不偏心的慈悲!」聽者若閉上眼,會以為兩人是同一種信仰。而達賴喇嘛聽著單國璽說著的當其回到了離開三十年的家時,看見父母已不健在,卻也流露出子女對父母的親情而跪地痛哭,感動的說:「我能不能說我以為您是佛教徒呢?」


我說:「一個心地良善的人,就算是在眾人眼裡是個異教徒,他也應該受到神的眷顧。」

從大學時代開始,開始的我對於生命與宗教等議題的思索,我記得那是與bell60066的對話開始。我記得她問過我說,我喜歡什麼樣子的女孩子,那時候還沒有教過女朋友的我,壓根兒就不知道怎麼回答。那時候的我,甚至是個不曾開始思考關於我自己想要追求什麼的大學生。雖然現在已經從一個大學生轉變為一個研究生了,我還是不敢大聲的說我想要的是什麼,或許是因為我太在乎了外界的眼光,或許是我會覺得在別人的眼裡,我的理想太過於沒有理想,但至少,我已經知道,我要一步步的想往那個方向邁進。而在這人生的旅途中,我漸漸的開始學會了怎麼思考,我開始慢慢的建構一個屬於我自己的生命哲思,一個簡單的概念與想法,來陪我度過各種生命中會遇到的災難困頓。於是我在這裡寫了這篇文章,與所有認識我的或是不認識我的朋友們分享,我的觀點。

唯一,哪來的和平?

屬於我的觀點,你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,就算你同意我的觀點,也無須指正他人的觀點就是個錯誤的觀點。尊重不同的意見,是所有對話的起點。

在進入正題前,我想說說我這幾日看的一本書,那是一位出生於維也納的藝術與文化學者宮布利希 (Ernst Hans Josef Gombrich)在他完成博士學位後,於1935年出版了一本相當通俗的歷史書《寫給年輕人的簡明世界史》。他以一種對著小孩子說故事的口吻,由從前從前的古老時代開展了世界歷史的序章,閱讀這本書,真能讓人不小心就沉浸在歷史的長河裡,就算你細嚼慢嚥的品嚐,當你闔起書時,卻驚覺這時間怎麼過的如此之快,讓你在好短好短的時間裡,穿梭了好幾千年的時空。既使它無法涵蓋這過往時空所發生的全部,但他畢竟已經以相當客觀的個人觀點,陳述了這世界曾經發生的大事件。或許你會問說,我寫這篇文章與這本書又有什麼關係,好像要幫這本書寫的推薦文似的。那我正巧要說,我的許多想法,卻就是從這些無預警的狀況之下所接觸到的一些書籍、報導等等所慢慢形塑的,這本書,也是bell60066的推薦。

當我翻開了這世界史,我開始重整了我的思緒,很奇怪的,又更加深了我先前對宗教的認知。我必須承認,我並沒有辦法對於我的認知,得到什麼非常強而有力的佐證,畢竟,在我有生之年,不可能閱讀玩所有的宗教書籍,才來得到一個相對比較客觀的評論,而且,我也不會這麼做,更不需要這麼做!還記得有一次在台大校園裡面的一個基督教朋友與我傳福音,我提出了若干問題質疑,然而他沒能回答我的問題,卻僅能說:「您的問題,其實在聖經裡面都可以找到答案!」,在與他的對話中,他意思似乎說,如果我們不先嘗試沉浸在基督的氛圍裡,我們豈能知道神的大能呢?而我卻不以為然的說,那如果以此邏輯,我豈不就要接觸過所有的宗教才能對於每一個宗教做價值判斷嗎?

那年,那舊約聖經所記載的年代,當其他們民族都在向眾多的神祈禱時,只有猶太人只向他們唯一的神祈禱,當他們民族遭受到壓迫時,他們更相信祂對他們的庇佑,這是他們的信仰,祂,是他們的神。然而在一千多年後,這個據說是上帝的兒子,救世主耶穌降臨於人間,在他的系譜上,似乎是亞伯拉罕的子孫,但從新約聖經的記載上,其父約瑟卻不是與瑪利亞有性關係而有耶穌的,然而在新約聖經上的記載,關於耶穌為人治病的神蹟,在現在的科學時代裡,卻又顯得相當的荒謬,然而自此之後,基督教在世界史上開始拓展它的脈絡。而又在七世紀時,在麥加的穆罕默德看見了天使加百列對他的召喚,要他去救贖世人,要他去傳教,與亞伯拉罕、摩西、耶穌等人一樣,他也成為了當時的先知,並且,他是最後一個先知!而這穆斯林所朝拜的唯一真神阿拉,究竟還是與基督教或猶太教的神,是同一個神!

我開始困惑了,如果這些信仰的神,是相同的神,那為什麼這些宗教的信眾們在這幾千年的歷史當中,卻常常爭吵打架呢?各自為了權力,為了土地,為了財富,你爭我奪而搞的烽火連天,除了不同宗教的征戰外,在同一宗教內因為教義的不同,而衍生出不同派別的內鬥。世界的歷史攤開來看,你會看到可憐的猶太民族,縱使基督教已稱耶穌基督為彌薩亞 (彌薩亞),然而他們卻予以否認,他們認為他們的彌薩亞至今還沒降臨。我疑問著,經過了這麼多世紀的紛紛擾擾,這個應許之地為什麼還不平靜,這個萬能之神,究竟在哪裡?而你將歷史鏡頭切換到耶穌誕生的那個時代,基督教徒原先受到當時後的政權迫害,或許你會為他們感到萬分的難過,對於耶穌基督所受的苦難,會相當的感佩,並且,耶穌在聖經裡所記載的神蹟,足以讓每一為基督徒對基督耶穌、或者說基督徒所謂三位一體的神而深信不疑。但是,更令人難過與不解的是,當這些基督徒的勢力擴大時,甚至成為國家的國教時,他們也對他們所謂的異教徒進行迫害,而往往把自己殺戮的行為,合理化為,神的旨意。十一世紀的十字軍東征,為了要從穆斯林手中爭回他們基督徒的聖地耶路撒冷,戰爭發生時,還不是忘記了上帝要他們要有憐憫的心。

當宗教的勢力持續擴大,大到足以影響國家政治時,權力與財富也漸漸的入侵著這些有信仰的人,於是,漸漸的腐化了,於是,有人會開始發起改革運動了,你看基督教到十六世紀時,分成了那麼多派別,路德說,「除了對上帝的恩典與信仰,一切均是多餘,就連信徒做禮拜以便獲得上帝恩典的神甫和教會也屬多餘。」
你知道的三十年戰爭,基督新教和天主教的所引爆的戰爭在那往後的歲月裡面,讓我們在閱讀歷史的時候,認知到了上帝被人所操弄,是有如魔鬼般的可怕。

然而,看過了基督教血腥的一頁,那其他的宗教呢?別忘了穆斯林發動的聖戰,也有多少生靈圖炭,而印度教的種性制度,限制了多少人們的自由意志?而西藏地區的藏傳佛教,仔細翻閱其歷史,也可以發現其中因為政教關係而已發的鬥爭問題,還有好多好多令人不堪入目的悲劇,讓人不禁感嘆,如果真有那麼萬能的神存在,為什麼會任由這些災難不斷的發生呢?如果真有彌薩亞,那為什麼猶太人至今還沒有一個穩定的棲息地?為什麼穆罕默德會是最後一個先知?為什麼,上帝不派多一點像耶穌這種人降臨世上,譬如現階段就可以解決H1N1的問題。又為什麼上帝會那麼偏心,別的地方就沒有來個像耶穌這種人。或許有,但他們卻可能因為文化不同、環境不同而創立的不同宗教,而當不同宗教或民族相遇時,又會因為信仰的不同,又開始打架了,這難道不是上帝一手導演的悲劇嗎?

我願意相信,所有的宗教其出發點定是良善的,但往往會因為人的因素,而使其變質。那些宗教家要傳揚的,其實只是一種面對人生的一種態度,那,只是一種很簡單的概念,那些文字教條,充其量只是要闡揚一些簡單的理念,然而我們,卻常常拘泥於這些教條,而忽略了重要的根本!釋迦摩尼的苦行,其終究頓悟出能讓世人離苦得樂的方法,是要人去除慾望。人之所以會不快樂,是因為希望太多,有太多得不到的東西,而造成了人們在世間的痛苦,然而去除慾望、想望,就可以達到離苦得樂的境界。釋迦摩尼對我來說,就好像是一個哲學家,他提出了一個觀念,可以讓世人參考的想法,但是很多人卻把這些想法教條化、規矩化,好多好多的限制開始出現在這個佛教徒的世界,吃素、不能喝酒、不能有慾念,有些虔誠的教徒們落髮為僧、為尼而遁入空門,但你又知道有些僧人還是偷偷飲酒吃肉,或者還俗的人也是大有人在,而你也知道藏傳佛教的吃肉行為是因為當地氣候環境的緣故,你知道當初格魯派的宗喀巴大師曾經引領宗教改革而開始禁止吃肉,但後來還是抵擋不了現實的環境因素,你不禁會問,既然他們的佛教徒可以吃肉,那為什麼你印象中的佛教徒卻一定要吃素?合理化自己信奉的教條,是每一個宗教的信徒會做的事,但在信奉這些教條的同時,往往,已經忽略了作為一個人基本應有的態度。

你是基督教徒嗎?你曾經因為你的信仰,與你身邊的人起了什麼衝突嗎?你是佛教徒嗎?你曾經因為你自己吃素,而強迫的身邊的人跟你一樣吃素嗎?不管你是什麼信仰什麼宗教,請想想是否曾經因為宗教而造成人與人之間的不愉快吧,我想所有的宗教應該都是要帶給人和平的,當如果一味的堅持自己信仰的宗教卻造成他人的不快樂時,是否應該思考,這會是你的神樂意看到的嗎?


未完待續…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